仕贤贸易集团

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公告


经河北省委、省政府批准,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建2个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于3月10日至4月3日分别对石家庄市、邢台市开展第三轮第四批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

督察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服务大局,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和严的基调,坚持精准科学依法。围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相关要求,重点督察市级党委、政府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情况,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情况;市直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和担当尽责情况,县级党委、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落实情况,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从治标向治本迈进,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提供保障。

督察重点关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情况;党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贯彻落实情况;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进高质量发展情况;区域重大战略实施中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重大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生态环境风险及处理情况;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情况等。

督察组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要求,严格执行《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执法纪律规定》,坚决防止“一刀切”行为。进驻期间,各督察组分别设立联系电话和邮政信箱,受理被督察对象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来信来电举报。

根据工作安排,河北省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石家庄市督察时间为25天。

进驻期间:2025年3月10日—4月3日

值班电话:0311-87688506(受理举报时间每天8:00—20:00)

邮政信箱:河北省石家庄市0947号,邮编:050001。

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和督察组职责,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主要受理石家庄市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来信来电信访举报,其他不属于受理范围的信访举报问题,将按规定交由被督察地方处理。

第三轮督察更加注重这些问题

2023年启动的第三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在2024年已分三批完成对沧州、衡水、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的督察工作。

“第三轮督察与前两轮相比,更加关注相关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首都‘两区’建设等方面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落实情况,更加关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主任关义鹏说,通过督察进一步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解决了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中央环保督察的延伸和补充。”关义鹏介绍,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2月4日,中央环保督察对河北开展试点督察之后,河北省学习借鉴中央环保督察经验做法,在全国积极探索并率先开展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近年来,针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河北省持续完善督察制度体系,基本构建形成了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专项督察、日常督察“三位一体”,且各有侧重、有机结合的督察工作格局。

例行督察突出对被督察对象的全面体检,注重揭示深层次问题,推动被督察对象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推动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全方位提升。按照《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办法》,每届省委任期内原则上应当对各市开展一次例行督察。

专项督察突出对被督察对象的精准督察,注重解决区域性、行业性、普遍性问题,推动被督察对象重点工作和重要任务高质量完成。专项督察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组织。

日常督察是各环境监察专员办公室通过日常工作发现的问题,帮助派驻地分析梳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不足和原因,常态化传导工作压力,督促问题解决,推动责任落实。

向绿而行的河北

近年来,河北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全省以更大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更实举措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以更高标准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奏响一曲昂扬奋进的新时代绿色交响。

2月23日,石家庄市区碧空如洗,空气质量“优”。许多市民和家人一起到公园里享受初春的暖阳。

蓝天保卫战,是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河北完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制度机制,2022年所有设区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第一次全部退出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后十位,2023年、2024年这个成果进一步巩固。

河北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持续深入开展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大气污染深度治理4项攻坚行动,同时建立预警提醒机制,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开展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产业结构上,推进重污染企业退城搬迁,开展传统产业集群升级改造;能源结构上,持续巩固平原地区清洁取暖改造成效,充分挖掘城市周边电厂热力潜能,推动长距离供热;交通运输结构上,大力推进重型柴油货车新能源替代和铁路专用线建设。截至2024年11月,河北省新能源重型货车保有量已超2.8万辆,位居全国第一。

河北省还在全国率先开展钢铁、焦化、水泥、平板玻璃、建筑陶瓷、火电、垃圾发电7个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企业效益和发展效益多赢之路。截至2024年底,全省钢铁环保绩效A级企业达到55家,数量保持全国第一,实现在产钢铁企业全面创A。

如今,好天气已经变成“常客”。蓝天白云,实实在在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京津冀山水相连、地域相接。河北是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承担着推进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的重大使命任务。

2024年,河北省共签发3个省级总林长令,召开省级总林长会议,高位部署推动国土绿化、森林草原灾害防控、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重点工作;接续实施林业重点工程,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全面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绿色家底”更加厚实;印发“三北”工程六期规划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行动方案,全面打响“三北”工程攻坚战,完成“三北”工程建设任务489万亩,在项目开工率、中央投资完成率等方面居全国前列。

张家口市肩负为首都“阻沙源、涵水源”的政治责任,高质量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项目,防沙治沙工作取得重大成效。沙化土地面积连续4个监测周期实现缩减,重度以上沙化土地基本消失,由沙尘暴加强区变为阻滞区,区域生态不断改善。

让青山常在、绿树常青,河北加大力度撑起环境“生态伞”,全力筑牢京津生态环境屏障。

2024年,河北省启动首批省级林业碳汇试点建设,启动国家林业碳汇项目2万亩,完成省级森林固碳生态产品项目开发1.3万亩。全省累计销售林业碳汇20.5万吨,实现收入1102万元。

“十四五”期间,河北省印发《河北省“无废细胞”建设指南(试行)》及“无废小区”“无废乡村”“无废医院”等8类具体“无废细胞”建设指南,“无废城市”建设全面推开,在石家庄、唐山、保定、衡水、雄安新区纳入全国“113+8”“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基础上,全部地市一并启动建设。

思路一新,遍地黄金。“无废城市”逐步成为河北省城市发展新的风向标。全省各地依托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基础,因地制宜、各有侧重,推动各具特色的“无废城市”建设。

雄安新区加快绿色智慧新城建设,全国首个隐藏式半地下邻利型垃圾处理设施投运,努力创建白洋淀北方地区“无废淀泊”示范;

石家庄以“可循环包装”和“智慧系统”为引导,打造物流园区绿色发展试点; 

衡水积极打造“气、电、热、肥”联产农业生态循环模式;

张家口结合风电产业优势,积极推动新能源固废资源化利用;

承德以国家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基地为平台,打造环京绿色砂石骨料基地; 

邯郸以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为引领,不断提升粉煤灰、冶炼渣等利用效率;

…………

站在新视角,“环境包袱”也能是“绿色财富”。

今年,河北省将继续加强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加快“无废城市”建设,让“无废城市”一步步从愿景走进现实。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河北生态环境发布、河北省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仅供分享交流,图文版权归原作者,侵删。


各有关单位: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一头连着减污,一头连着降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固废综合利用是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的重点任务之一。随着《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5版)》《关于强化危险废物环境治理 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的发布实施,对我国固体废物产业带来了新的调整和机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强化固体废物环境治理,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促进固体废物产业融合,助力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联合行业权威机构于2025321-23杭州召开第八届固体废物产业发展大会



www.sxjdcbf.com
———————————————————————————————————————————————————————————————————————————————————————————
工作时间:09:00—18:00
联系电话:13888926913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一平浪镇干海资社区居民委员会清水河工业园区1号